許多證據顯示,荒漠土壤能夠直接吸收大氣CO2,然而其內在機制依舊不明。目前,研究者多將該現(xiàn)象歸因于某種或多種物理或(和)化學過程,而土壤微生物是否參與其中尚無報道。
北京林業(yè)大學寧夏鹽池生態(tài)站研究人員在毛烏素沙地,通過宏基因組學和13CO2標記方法,研究土壤微生物的自養(yǎng)固碳基因及其功能潛力,并在野外原位示蹤大氣二氧化碳的自養(yǎng)吸收過程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沙地土壤宏基因組中,存在超過30,000個與微生物自養(yǎng)固碳通路相關的基因,其中以編碼還原檸檬酸循環(huán)的基因相對豐度最高。沙地土壤自養(yǎng)微生物主要隸屬于放線菌門、變形菌門、綠彎菌門、酸桿菌門、芽單胞菌門和厚壁菌門。在以13CO2模擬大氣CO2條件下,土壤自養(yǎng)微生物在室內和野外均可將大氣CO2轉化為有機碳,其中超過一半為可溶性有機碳。結果表明,沙地土壤中的自養(yǎng)微生物,能夠將大氣CO2轉化為土壤有機碳,其潛在碳匯功能尚未被完全認識。該項研究,揭示了大氣CO2向土壤有機碳轉化的微生物機制,有助于解釋荒漠土壤直接吸收大氣CO2的內在機理,對于全面認識荒漠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潛在的生態(tài)服務功能具有重要意義。
該成果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(31670709)、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課題(2016YFC0500905)、中央高?;究蒲袠I(yè)務費專項課題(2015ZCQ-SB-02)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(2016M600938)共同資助下,由北京林業(yè)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團隊完成,并以“Metagenomic and 13C tracing evidence for autotrophic atmospheric carbon absorption in a semiarid desert”為題,于2018年8月發(fā)表在國際土壤學頂級期刊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(IF=4.926),第一作者為水土保持學院博士生劉振,張宇清教授為通訊作者。
文章鏈接: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038071718302402